产后如何促进子宫恢复?

子宫能用超强的能力孕育新生命,但同时也是脆弱的,产后的子宫恢复应该受到每一个女性的关注。那如何来判断产后子宫的恢复情况?有哪些方法可以促进恢复?该注意些什么?如果恢复不良又该怎么办?



子宫的恢复包括:

  一是宫体变化,随着肌纤维不断的缩复,子宫体积不断缩小,产后1周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产后10天子宫降至骨盆腔内,产后6周子宫恢复非孕期大小;分娩2-3日蜕膜浅层细胞退行性变、坏死脱落,形成恶露的一部分,深层保留的腺体和间质细胞增殖成为新的子宫内膜,产后3周除了胎盘附着处以外的子宫内膜基本修复,胎盘附着部内膜修复需约6周。

   二是子宫颈下段,产后几周内,被扩张、拉长的子宫下段缩复,恢复至非孕期的子宫峡部。

   三是宫颈变化,产后2-3日宫口可容2指,产后1周宫口关闭,4周左右宫颈管恢复至孕前状态。愈合后宫颈外口呈“一”字横裂


如何来判断产后子宫恢复的情况? 

  在胎盘排出之后,子宫会生理性收缩,具有对称性和极性,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个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宫体(板球状),最高处和肚脐的水平同高。之后子宫底的高度,会每天下降1-2厘米,大约在产后10-14天内,子宫变小到完全降入盆骨腔内,这时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宫底了。


  一般情况下,恶露在产后4周即28天就会干净。有的产妇拖的时间长一点,但正常情况下最长也不会超过42天。过了42天恶露还不干净,则提示子宫缩复不良。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异味,整个恢复期恶露可达500ml,产后3天为红色,4-14天淡红色,14天后为白色。如果同时伴有量、颜色与气味的变化,应首先警惕子宫疾病的存在,譬如胎盘残留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良,孕期或分娩时存在隐性感染而产后抵抗力低使感染上行从而导致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或子宫剖宫产伤口愈合不良等,都需要尽早到医院就诊,予以治疗。


产后来月经是不是就说明子宫已经恢复好了? 

     产后第一次月经来得时间早晚与子宫恢复并无关系,而跟哺乳的情况有关。产后月经复潮及排卵时间受到哺乳的影响。


     不哺乳的产妇通常产后6-10周月经复潮,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月经复潮会延迟,有的在哺乳期间月经一直不来,而平均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


     换言之,哺乳妇女产后月经不复潮,也可能有排卵,夫妻同房会受孕,希望计划生育的哺乳妇女产后月经不复潮也需做好避孕措施。



产后子宫恢复不良有哪些症状或表现? 

  产后如果子宫恢复不良,则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从正常的仅持续3天,延长至7-10天,甚至更长。


产后子宫恢复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产后子宫恢复不良的原因包括:


  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子宫腔内;

  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

  子宫过度屈曲;

  多产妇因多次分娩使子宫纤维组织相对增多;

  膀胱过度膨胀或膀胱经常处于膨胀状态;

  合并子宫肌瘤;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如贫血等。


产后复查子宫需做哪些检查?可做哪些预防? 

  产后42天后妈妈和宝宝都要去医院检查的。妈妈主要是检查一下乳腺、生殖道恢复情况、剖宫产者腹部切口恢复情况。产后复查子宫包括:妇科检查及子宫B超。 


  预防措施上来说,在妊娠期间,应重视增强孕妇体质,纠正贫血,妊娠期恰当补充营养和控制体重增长,防治巨大儿和胎儿功能生长受限;产时自由体位,注意营养和休息,及时排空大小便,避免产程过长;正确处理胎盘及胎膜的娩出,检查胎盘胎膜,娩出应当完整,注意副胎盘和胎盘局部缺损;为避免产后尿潴留,准妈妈于胎盘娩出后4小时内应及时排尿,若产后6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并诊断为尿潴留时,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导尿。


  产后妈妈要注意休息和营养以及个人卫生,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并应早期下床活动,避免坐浴,清洁外阴;若确诊为子宫后倾后屈位,每天应行胸膝卧位2次,每次15-20分钟予以纠正;流血量多或长期流血不止者,应行B超检查,如发现宫腔内有残留物,应行清宫术;有感染发生,应在做宫腔内容物细菌培养的同时,开始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

产后有哪些方法可以促进子宫的恢复? 


  产后促进子宫恢复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及时排尿,一般在产后4小时小便,因为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黏膜充血、肌肉张力降低、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等原因,都容易发生尿潴留,使膀胱胀大,妨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或膀胱炎。


  二是产后尽早下床活动(顺产后4-6h,剖宫产后12-24h),这样有利于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的排出。


  三是乳头刺激帮助子宫收缩。在产后让宝宝尽早吃母乳,只要宝宝一吸吮,子宫就会收缩,宝宝频繁地吸吮、频繁地产生这种反射刺激,会使子宫的恢复加快。不进行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采取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头。


  四是子宫按摩,生产完后,当体力得到一定的恢复(一般在第二天)就要进行子宫按摩,把手放在肚脐周围,做顺时针环形按摩,以此帮助、促进子宫收缩。


  五是产后中药足浴,促进子宫缩复。通过中药的局部刺激,作用于足部相应的反射区,有助于避免剖宫产术后腹胀、腹痛、排便困难等不适,缩短禁食时间,利于伤口愈合,促进子宫收缩和产妇泌乳。


  六是产后盆底修复仪,促进子宫恢复。有条件的产妇,可以通过产后盆底修复仪来促进子宫恢复,这种治疗方法相对来说比单纯的按摩或运动效果会更明显,它采用ems电刺激原理,使用临床认可的程序,通过阴道电极棒,对盆底肌施以柔和的电刺激,阻止盆底肌局部张力减退,帮助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增强患者的自主肌肉控制,从而带动子宫的运动,并促进宫内淤血的排出,进而达到子宫的恢复的目的。




母乳喂养与产后子宫的恢复存在怎样的关联?

  产后让宝宝尽早吃母乳,刺激乳头可以促进母体大脑垂体分泌 “催产素”,从而促进子宫收缩,频繁地产生这种反射刺激,会使子宫的恢复加快。另一方面,研究发现,促进子宫收缩的人体大脑垂体分泌的“催产素”,也可促进乳腺腺管的分泌,利于母乳喂养。


产后子宫修复操怎么做才能达到效果? 

  产后恢复体操可以帮助产妇进行骨盆韧带排列恢复、腹部和骨盆肌肉群的功能恢复,使产妇及早恢复体形,树立信心。


  第1节:呼吸运动。去枕平卧,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肌肉尽量收缩,呼气时尽量放松。

  第2节:提肛运动。吸气时收缩肛门括约肌,呼气时尽量放松。

  第3节:臀部运动。吸气时臀部及骨盆底肌肉收缩,呼气时放松。

  第4节:抬头运动。吸气时下巴尽量上抬,呼气时下巴尽量向胸部靠拢。

  第5节:仰卧起坐。两腿屈曲,双手平伸,吸气时尽量使头和上半身抬离床面,并尽量靠向双腿,呼气时身体缓缓平躺。

  第6节:腿部运动。吸气时一脚底平贴床面曲腿,脚后跟尽量靠近臀部,呼气时缓缓将腿伸直。然后换腿,动作同前。


  需要提醒的是,产妇当中如有剖宫产者,那么在练习仰卧起坐这个动作时,需注意腹部伤口愈合情况,量力而行,锻炼中以不累及伤口为准。产妇(顺产者一天后,剖腹者三天后)可在床上进行产后恢复体操锻炼,每天2次,每节做8个8拍。




分享到: